1突發事件和應急事件的概述
1.1突發事件的概述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事件,強調的是突然性,并且造成或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和有社會效應的公共危害,需要用一些必要的應急預案和措施加以應對公共事件、自然災害和危急社會安全的事件等。突發事件一般有兩種含義。第一層意思是強調這個事件發生的突然性,也可理解為不被預知的,超出預想范圍的。第二層意思是強調事件的難以應對性,必須事先做好預防,制定好防范措施,用非常規的方法及手段防控和處置的事件。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一般可分為:一般、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四個等級。突發事件的特點可以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發生的突然性。突發事件的發生,其內部也必然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這一過程是要通過一定的契機而誘發出來的。這個誘因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偶然性,這也是人們無法或很難預知的。二是有明確的目標因素。突發事件本身并沒有目的,也沒有要完成的目標。但在處理這類突發事件時,人們的目的性就非常明顯了,人們處理事件的行為是有一定目標所指的。三是焦點瞬間會集中。任何一種突發事件都會涉及某些人的利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聚焦,所以,突發事件的發生會引起廣泛關注,使事件的焦點迅速集中。四是具有一定的破壞力。突發事件必然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一定的破壞力。五是秩序的混亂性。任何一種突發事件都會打破一定的均衡,造成日常秩序上的混亂,有的甚至會引起暴動效應,使整個社會都偏離正常的運行軌跡,社會環境會遭到破壞。
1.2應急事件的概述
應急事件并不是獨立產生的,其附屬于突發事件發生后,是指在處置突發事件的情況下,發生的附帶事件。由此可以看出,應急事件和突發事件是兩回事,但也不可否認兩個事件之間有著緊密和必然的聯系。就事件時間發生的順序來看,突發事件發生后,才產生應急事件,也可以說應急事件是突發事件的結果,而突發事件是應急事件的原因。如在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地震,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件就是重大的突發事件,而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救援、恢復重建等行為就是應急事件的范疇。
1.3風險損失事件
這種事件是由于企業在日常的經營和管理中因各種原因導致的人員、生產、財務、聲譽和運營等受到損失的事件。而風險損失事件的影響程度一般可劃分為一般事件、較大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大事件四個級別。風險損失事件一般是包括突發事件的。工程項目突發事件與風險事件有著明顯的區別,主要區別為:一是突發事件要比風險損失事件更不易被發現,但也要比風險損失事件的發生概率小一些。二是突發事件比風險損失事件的影響面大,影響因素也更復雜一些。三是突發事件比風險損失事件的預防成本要高得多。四是突發事件比風險損失事件對工程項目的影響沖擊程度要大得多。
1.4突發事件的形成機理
突發事件的發生要有一個形成的過程,研究好突發事件的形成過程,對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一般來說,工程項目中突發事件的發生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能量積累性質的突發事件。這種類型的突發事件和地震的形成原理非常相似,也是由于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激烈地爆發出來。在一些工程項目中,總有一些微小到人們不易察覺的不安定因素,雖然其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一旦被某些機制因素影響就有可能被瞬間放大,當這種不安定的因素被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突然的劇烈爆發力的形式發生。正是因為這種突發性質事件的形成而影響到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如某隧道項目工程,在勘測時,由于對工程地質構造認識上的不足,加之在設計上考慮的不周全和預防措施不得力等原因,隨著隧道的延深挖掘,左側的坡基滑動能量的突然聚集,會導致發生一系列的塌方事件。由于該事件發生的突然,完全超出預想范圍,使得工程的全部施工處于癱瘓狀態,整個工程項目被迫終止了一段時間,造成了對投資項目的極大損失和沖擊。二是放大型突發事件。這一事件與人為因素有很大的關聯,由于一個工程項目建設是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這個系統中只要有一處發生不必要的問題和麻煩,就會使整個系統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而迅速放大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如前幾年,一個國有建筑企業準備籌建一座大樓,主要還是自用,并沒有考慮開發地產,進行買賣的。而由于政府的一個領導下來檢查工作,認為這座樓的規劃不合理,需要開發房地產和自用相結合進行。公司領導為了執行領導的指示,不顧自身資金不足,盲目擴大工程項目,致使最終資金鏈斷裂,導致全部工程項目的停工。這顯然是一起工程項目放大型的突發事件,從最初的決策失誤,導致一系列危險因素的積累。最終又由于各種誘因的無限放大,使工程項目由于資金不足而停工。
2應急管理的概述
2.1應急管理的基本概念
在2006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標志著我國應急預案體系的形成。應急管理的概念是指政府和公共管理機構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做出的事前預防、事中應對和事后恢復的一系列應急措施和舉措。這里會應用到技術、防范、規劃和管理等有效手段,保證人民生命財產損失下降到最低限度,并促進社會的健康文明發展的有關活動。而危險包括人、物及責任三種。應急管理的指導思想是“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預防為主的觀念也是深入人心的,在應急管理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古代先哲們提出了“未雨綢繆”的告誡,還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思想,《左傳》里也有“居安思危,思則有備”的警句。我們現在強調的應急管理與古代這些先哲們提出的這些精辟思想反映的是同樣一個道理,那就是盡量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幾率,發生后也要有非常有效、有力的措施和機制來處理。
2.2應急預案的制訂
應急管理的工作內容概括為“一案三制”。這里的“一案”就是指應急預案。“三制”指的是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制。
2.2.1制訂工程項目應急預案的過程工程項目應急預案在制訂的過程中,要著力充分地考慮其工程項目的特點和性質。但大多數工程項目的應急預案的制訂過程還是非常相近的。一是結合工程項目和施工的特點,分析風險因素的存在。二是預測不良事件發生的因素。三是推測出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及后果。四是初步擬定應急預案。五是對不良事件的特點和性質進行分析研究。六是對應急預案做好評估工作,進行必要的應急預案演練,熟悉具體的操作過程。
2.2.2應急預案的內容制訂應急預案時,要從其發生時的不確定性出發,研究剖析工程項目施工的特點和性質,收集所有工程項目資料,查找其內部的不安定因素,分析和判斷引發和放大這些不安定因素的原因和可能發生的一切后果。